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经济建设

  由六盘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联合组建的“传承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党在心…

  由六盘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联合组建的“传承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党在心中”团队,于8月5日至8月13为期九天的深入调研与实践,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此次活动以“深耕非遗文化,共筑乡村振兴梦”为主题,旨在深入调研和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彝族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彝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探索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经济潜力,提炼保护和传承策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淤泥彝族乡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彝族服饰的传统制作工艺。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工艺的推进,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本次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深入基层一线,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首站,团队前往六枝特区三线博物馆参观学习。队员们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深深震撼。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和实物展示,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次参观不仅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三线建设的伟大意义,更激发了大家投身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图为团队参观六枝三线博物馆现场。邰正勇 供图)

  随后,团队前往新窑镇联合村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的规划与成果。通过参观智慧农业示范点、平安乡村建设、森林防火预警平台项目等,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助力现代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队员们还为新窑镇四角田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显微镜、光学棱镜、直流电动机模型等科普小实验器材,激发了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团队将调研重点放在了彝族服饰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上。通过走访当地彝族村民、彝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及彝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负责人,详细了解了彝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市场需求及面临的挑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队员们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深入访谈交流,共同探索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在淤泥艺胜民族民间旅游产品有限公司的调研中,队员们见证了彝族服饰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队员们与公司负责人的深入交流后,了解到公司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拓展市场等手段推动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次探访不仅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与价值所在,更为他们探索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提供了更多启示。

  (图为团队在彝族服饰制作工坊观看手工制作工艺现场。邰正勇 供图)

  在岩博村的调研过程中,团队与当地彝族村民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队员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彝族服饰文化传承现状和需求的一手资料。在与村民的走访中,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当地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更感受到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热情与执着。

  (图为团队走访彝族村民。邰正勇 供图)

  活动期间,团队还积极开展教育推广活动。在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的科普盛宴以及学习方法经验分享中,队员们为少数民族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堂和学习经验交流会,同时还介绍了彝族服饰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现状。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演示,学生们被科学的魅力深深吸引,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还激发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情。这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为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

  经过为期九天的深入调研与实践活动,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撰写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全面剖析了彝族服饰文化的现状、市场需求及面临的挑战,还提出了具体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建议。同时,根据调研结果,团队设计了针对彝族服饰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方案,涵盖了工艺记录、制作工坊建设、非遗传承人培养等多个方面。

  此次活动还推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通过文化旅游、手工艺品市场化及线上销售等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增长点,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同时,也加强了民族团结与融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和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探索更多创新路径和有效方法。同时,大家也将积极宣传和推广此次活动的成果与经验,为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和示范点。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探索之旅。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责任感,更为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与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通讯员:冉华锋 吴健平 钟慧)

  (图为团队在岩博现场教学基地合影。邰正勇 供图)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3809-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