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纪相炳:在业缘里的漫漫探寻与真情坚守

作者:阿鸿   编者按:2007年已经过去了17年,这17年,我见证了福建茶商纪相炳先生对白茶事业的炙热之爱,或者说是他和白茶的双向奔赴,彼此从不辜负,没有三心二意的执着之心!2007年,我…

作者:阿鸿

 

  编者按:2007年已经过去了17年,这17年,我见证了福建茶商纪相炳先生对白茶事业的炙热之爱,或者说是他和白茶的双向奔赴,彼此从不辜负,没有三心二意的执着之心!2007年,我受报社总编之命,在大年二十九,在天津鼓楼采访了纪相炳,那时他三十岁出头,意气奋发,豪情满怀,那时白茶在天津的推广工作,纪相炳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单!

近日在天津,可谓老友相见,是采访,也是叙旧,言谈都离不开福鼎白茶……

  一、纪相炳,一个在业缘之路上坚定跋涉数十载的男人,他的故事如同一盏历经岁月沉淀的老茶,韵味悠长且满是执着与深情。

  生于农家的他,自幼便在农事的耳濡目染中深刻体会到农民生活的不易。或许正是这份对艰辛的深切感知,让他心中燃起了改变命运的强烈信念,宛如一颗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驱使他踏上了漫漫创业征程。他毅然选择天津作为创业的起点,从此,便开启了与白茶相伴的非凡岁月。

  在天津的初期,他的世界仅仅是那间狭小的十几平方店铺。白天,他以全部的热忱站在店铺门口,用那独特而质朴的口头语“白茶白茶白喝白拿”,不知疲倦地向每一位路人推介家乡的白茶,详细诉说着白茶的天然纯净、奇妙功效与珍贵价值。哪怕遭遇的是路人的满脸疑惑,甚至是直白的拒绝,他也始终保持着那份耐心与执着,仿佛一位孤独的传教士,坚定地传播着白茶的福音。夜晚,店铺则化身为他的简陋住所,他将茶箱层层叠起权当床铺,在北方寒冷的夜里,常常被冻醒,寒意如针,刺痛着他的身躯。可当清晨来临,他又迅速收起被子,不让他人察觉自己的困苦,只因心中有一团名叫梦想的火焰在熊熊燃烧,支撑着他在“白天怕城管,晚上受冻寒”的艰难处境中,依旧精神抖擞地继续推广白茶。

  不仅如此,为了拓展业务,他在寒冷的北方骑着车四处奔波跑业务,凛冽的寒风如同锋利的刀刃,割伤了他的双手,两只手指长满冻疮,甚至流血,可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之意。这份对白茶事业的忘我投入,让他逐渐在天津白茶领域崭露头角,被天津媒体赞誉为“天津白茶第一人”。而他并未满足于此,他怀揣着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改变身边人的命运。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带领着家乡近一百多人来到天津,从摆地摊起步,逐步发展到有人开起茶叶小铺。在异地他乡,举目无亲的他独自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数个夜晚,他在失眠中徘徊于大马路上,苦苦思索着明天的方向,担忧着大家的生存与未来。

  二、在茶行业的探索中,纪相炳更是殚精竭虑。他深入思考各种销售策略,大胆创新,将传统的市场小摊位散发型经营模式转变为集中展会模式。他一家一家地去协调租赁场地,遭遇过无数的冷眼与拒绝,却始终坚持不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在天津古文化街、天塔广场等地举办夜市茶展会活动,同时销售养颜养身茶、凉茶等多元产品。白天,他又在南开文化宫、西市大街、大同门等繁华地段搭建起几十间展位,统一展销家乡白茶,让白茶的知名度在天津大幅提升。此外,他还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传播,将白茶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年轻一代的心田,也正因如此,他成为了天津各大报纸的常客,收获了天津茶友们的喜爱与支持。

  然而,纪相炳深知,白茶事业若要长远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2004 年,他怀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毅然返乡流转了牛埕岗知青茶场。面对那片 1968 年种植的密植茶园,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决策进行改造。他亲自带领工人,耗时一年半,将多余茶树挖掉,精心规划出间距一米五的单株管理模式,只为确保茶树通风良好,根系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增强植被的抗病能力。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茶园在改造初期几乎颗粒无收,满山遍野荒草丛生,周围群众也因不了解而投来怀疑的目光,误解他是在挖掉茶树套种其他产品。但纪相炳不为外界所动,他坚信自己的理念,如同一位执着的艺术家,坚守着自己心中那幅关于优质茶园的画卷。

  三、做农业,本就是一场与天博弈的艰难旅程。台风的狂暴、病虫害的肆虐,随时可能将他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当茶园遭遇台风与病虫的双重夹击,面临灭顶之灾时,纪相炳站在了命运的岔路口。一条是轻松的退路,回天津继续经营,这在商业世界里本是无可厚非的趋利避害之举;另一条则是布满荆棘的坚守之路,意味着要投入高昂的资金、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要与茶农们携手共克农业的重重艰难。他内心虽有挣扎,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因为他深知,做农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与广大农民相互依存。农民渴望稳定的收入,市场需求安全的产品,而他要做的,就是在丰年与欠年之间,始终保障这两者的平衡与稳定。

  为了给茶园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纪相炳以其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果断拓展业务领域,涉足宜兴紫砂壶经营。恰逢宜兴紫砂壶市场风靡全国,他成功抓住这一商机,与天津理工大学强强联合,在宜兴成立紫砂创作室,带领一批才华横溢的研究生投身紫砂创作。他精心布局,全力推动紫砂产业与白茶基地的融合发展,力求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协同共进。

  四、2007 年,妈祖诞辰 1047 周年之际,纪相炳的公司做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壮举。他们捐赠价值 36 万的妈祖宝壶给天津天后宫,这一善举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津门引起轰动。香港大公报、新华社、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工人报等十几家媒体纷纷聚焦报道,将纪相炳和他的企业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公司全球发行 320 套妈祖白茶纪念饼,每套精心设计为三斤二两三的独特规格,并特邀宜兴咸大师亲手制作妈祖紫砂茶叶罐,将妈祖文化、白茶文化与紫砂文化巧妙融合,赋予产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这些产品不仅仅是商品,更成为了文化的载体与情感的纽带。

  岁月流转,纪相炳始终如一地坚守着纪生缘单枞老树管理方法。在无数个春夏秋冬的轮回里,他默默耕耘,悉心照料着那片茶园。他的每一滴汗水,都融入了这片土地;他的每一份坚持,都化作了茶树的茁壮成长。终于,他盼来了家乡福鼎白茶的崛起,成为了这一辉煌历程的见证者与受益者。他感恩时代给予的广阔舞台,感恩家乡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各级领导的悉心推动,因为他深知,福鼎白茶今日的荣耀,是无数力量汇聚而成的结果。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怀揣着对白茶的热爱与对事业的执着,在天津北辰建设起一处白茶专业仓储中心,期待着为广大茶友们呈上一杯杯至纯至美的福鼎白茶,让他们品味到那岁月沉淀后的绝佳滋味。在纪相炳的心中,他深知茶农与茶商是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只有产品持续保值,他们才会有坚持保质的动力与信心。而他,也将继续在这男人一生的业缘之路上,用真情与坚守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让那白茶的清香永远飘散在人间,守望着万家灯火,慰藉着自己那颗饱经沧桑却依然炽热的心。

  作者简介:

  阿鸿,本名吴鸿英,女,资深记者、编辑。作品散见于《天津文学》《知音》《青年文艺家》等期刊,1993年与方刚合著《东方纪实丛书》(1-4册),著有《阿鸿对话与随笔》《让爱说话》等多部。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4179-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